“陛下,臣有本启奏。豫州水患已月余,百姓流离失所、疫病横行,还请陛下拨款赈灾。”说话的是户部尚书贺青山。
“已有月余?为何现在才呈报?”李胤不怒自威。
“回禀陛下,豫州州府赵平信隐瞒灾情不报,近日豫州百姓流入嘉都,才有人提及此事。”贺青山有条不紊的禀明。
“传朕指令,兵部协同户部安顿流民,并调太医前往医治疫病。护城军务必保证嘉都百姓安危,不可使流民生事,更不可让疫病扩散。”
“臣,领旨。”
“陛下,赵平信瞒灾不报,致使豫州百姓流亡在外,影响邻郡的治安,按大楚条律应即可收押赵平信。”吏部尚书江允诚跪地参奏。
“陛下,豫州水患乃天灾,朝廷自会拨款赈灾;何故致百姓流离失所引发疫病,赵平信于公于私都不该隐瞒灾情,此事恐有疑虑,还望陛下彻查。”
“父皇,儿臣觉得费大人所言有理。儿臣愿请旨前往豫州,调查水患一事。”李琼旭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上。
裴寂拧眉看向李琼旭,刚想出列回禀,就捕捉到李琼旭投来的目光。李琼旭对着他微微摇头,示意他按兵不动。
“准,刑部侍郎费适协同太子一同前往查探。”
“臣,领旨。”
一直没有说话的赵惠行,目光不善的看了眼费适。
退朝之后,裴寂去了太子府。
“此事有蹊跷,对方毫不在意事情败露,分明是要引狼入室,我得和你一起去。”裴寂忧色忡忡。
“不可,我走了,嘉都需要你帮我看着。”
裴寂思虑片刻又说:“此事可能和皇后有关。”
“正因如此,我必须去,你也必须留下来。除了你,我也找不到更信任的人了。”李琼旭认真的看着裴寂。
“明明是情话,怎么我听着倒像是在道别。”
“我快去快回,不让你穿望秋水。”李琼旭勾唇笑道。
裴寂上前一步搂住他的腰,轻声细语,“好,路上珍重,盼郎归。”说完裴寂就吻了上去,攻城略地慢慢演变成柔情似水。
长春宫。
杨绥正在给笼子里的金羽雀喂食,两个宫女跪在冰鼎旁,轻摇着蒲扇。
有太监来报:“娘娘,豫州传来消息,事都已经办妥了。”
杨绥还在逗弄着金羽雀,头也不回的说:“太子他们出发了吗?”
太监:“已经在路上了,带了两千人马随行。”
杨绥放下手中的金簪,一旁的文杏见状递上帕子。杨绥接过帕子擦了擦手。
“传令下去,先按兵不动,让太子殿下早日抵达豫州,再备上一份大礼好好迎接。”
“是。”太监弓着腰退下。
“陛下近日如何了?”
文杏低头弯腰回禀:“陛下最近都在崇阿殿与两位僧人念经。”
“让高公公备三碗解暑汤,提醒陛下注意龙体。”
“是,娘娘。”
“摆驾荣华宫。”
荣华宫,今日太傅休沐,慧闵和王若蓁做完功课后,在一旁研究曲谱。
“殿下的箫声果然有奇效,能让人排忧解难。”
“蓁儿的琵琶如昆山玉碎,能让人流连忘返。”
两人相视一笑。
王若蓁说:“若论琵琶,还得是戚夫人独一无二。早些年听母亲说过,戚夫人有一柄绝世琵琶,名叫‘凤尾’。宫外流传的琵琶曲,大都是出自戚夫人之手。”
“皇后娘娘驾到。”外面有太监通传。
“参见母后。”
“参见皇后娘娘。”
“平身吧。”杨绥在主位上落座,“本宫听宋太傅说你们读书颇为用功,尤其是蓁儿天赋很高。”
“宋太傅谬赞了,公主殿下才是天赋异禀,我等望尘莫及。”
“好了,你们都是有慧根的,将来必定会是我大楚流芳百代的好女子。我让小厨房做了几样点心,要劳逸结合,注意身体。”
宫女将点心都摆在桌案上。
杨绥叮嘱慧闵:“近日豫州闹疫病,许多流民入都了,宫中各处都要严加防范,以免疫病流入。你父皇近日多烦忧,长阳宫你就少走动。”
慧闵放下糕点,拿起手帕擦拭了嘴,“流民入都了?可有安置妥当,可有派发衣食?”
“这些你就不必过问了,自然有兵部和户部的官员去处置妥当。”